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32斤,9毛钱1斤一共28块8毛”
,甄亦凡从小跟在做生意的父母身边,心算极快。
等母亲过完秤他就随口报出了结果,数出票子递给老婆婆。
“梅花啊,你帮我再算一算”
,老人有点不放心,生怕小娃子算错账,要甄亦凡母亲再算一遍。
“婆婆,我儿子没算错,你放心”
,“那我就放心了”
,老婆婆接过甄亦凡递过来的钱转身走了。
“来来,先称我的”
,一位妇女把背篓里的大米递给甄亦凡,“30斤,27块”
,甄亦凡很快就报出斤两和价格,其实还有半斤秤没报出来,除去蛇皮袋预定的2两皮重,还有3两米。
卖米农妇先前在家里也自己过了称,总会留出几两到半斤的“寸头”
给收米的生意人,要是一点都没赚头,也没人做这个生意了,因此收购时少几两秤也是公认的。
要是几斤不对头那就“黑良心”
了,几次下来就会坏了自己的名声,再也没人把米卖给你。
“不愧是大学生,算账这么快”
,农妇一边接过钱一边夸奖他。
乡下把考进省里学校的一律当大学生,也分不清大中专本科什么的,反正就是毕业国家分配工作吃上了公家饭。
有一些赶场卖米的农人其实不识称也不会算账,上过当,因此只相信老主顾。
“以后就由我家老大来这里收购了,大家放心,万一搞错了账也可以找我的”
,甄亦凡母亲一边手上不停称秤,一边向老主顾介绍自己的儿子。
甄亦凡曾听到一起跟父母亲做生意的人讲过一件事。
有一次母亲收米时忙中出错,把一个人的钱少给了一块,中午休息对账时才发现,她硬是停下下午的生意,找了几个人打听到卖米人的住址,又走了几里山路把钱送到事主家里才心安。
也因为那一次,那一方的农户卖米多年来都只卖给她。
这话甄亦凡算是相信了,那天第一次出来做生意一个上午没收到一粒,下午甄伯只对几个卖米的说了句“这个小伙子是梅花姐屋里的老大”
,就有几个人围上来把米卖给了他,也让他不至于第一次做生意空手而返。
这一天的收获不错,总共收了1500多斤,还有几十斤“颗砂”
米。
再下来一天是官坝集市,同昨天一样,收米不是重点,母亲的重点是让一些老主顾认识甄亦凡这个大儿子,让大家以后放心地把米卖给这个半大小伙子。
看小伙子又高又俊,算账快明事理,也有热心人牵线“梅花姐,老大订婚没?要不要我做个媒”
,“人家是大学生呢,还在读书,用的上你王婆说媒”
旁边有人打笑媒人……
几个来回,甄亦凡也就慢慢地走上了这条生意之路。
虽然三天一场下来,赚的钱有多有少,远不如父母一天赚钱上百元的油菜籽生意。
但维持住了父母平时粮食生意“买”
和“卖”
的老主顾,也算帮了父母一个大忙,毕竟油菜籽生意虽然赚“大钱”
但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能长久做下去的还是大米、苞谷、黄豆这些农村四季离不开的粮食生意,虽然赚头不大,好在细水长流,是一个几十年的老生意。
陈莯鸿怎么也没想到这次几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是如此的让人“惊心动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