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玉京
熙平元年五月,天朗气清,艳阳高悬于碧空之上,将大地照耀得一片金黄。
曹鲲于城外十里坡搭设粥棚,赈济四方流民。
粥棚前人潮涌动,流民摩肩接踵,黑压压一片,如蚁附膻,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不见边际。
曹鲲身着金色锦袍,头戴玉冠,立于粥棚之前,面含悲悯之色,手持长勺,亲自为流民施粥。
他一边舀粥,一边假仁假义地感叹:“天下动荡,兵灾四起,可怜百姓遭受苦难,流离失所,本王观之,甚是痛心呐!”
大儒郑中须皆白,一脸庄重的拱手道:“魏王心系百姓,仁义无双,实乃百姓之福,此等善举,必将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敬仰。”
人群中,几十位耄耋老者被儿女搀扶着,颤巍巍地跪在曹鲲面前,老泪纵横,感激的高呼:“魏王好人啊,魏王活命之恩,老朽永生不忘,愿魏王福泽绵长,万寿无疆!”
“魏王好人啊!”
“谢魏王施粥之恩!”
“魏王万寿无疆!”
端着碗的流民们纷纷高呼,语气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不管曹鲲的名声有多臭,他们都自内心的感激曹鲲。
因为曹鲲没有欺压过他们,而且曹鲲施舍的粥是能吃进肚子的。
朝中的大臣们名声好,各地的贤士名声好,可是他们从未施舍过一粒米。
两相对比,谁好谁坏,朴实的老百姓一目了然。
曹鲲一副悲天悯人之态,扶起下跪的老者,温声道:“老人家,你们受苦了,可怜你们一把年纪,还要受背井离乡,饥寒交迫之苦。”
“哎!
这粥棚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非长久之计,本王准备在城外修筑邬堡,老人家可带着家人住进邬堡,租几亩薄田,养几头牛羊,也算有个遮风避雨,安身立命之所。”
老人们闻言,惊喜交加,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纷纷磕头如捣蒜:“魏王仁德,大慈大悲,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曹鲲扶起老者,天眼微开,扫视流民,只见这数十万流民中,虽大多是老弱病残,却也不乏几棵气运加身的好苗子。
这些好苗子加以培养,日后可堪一用。
眼下这个世道,豪强垄断土地,田亩连于方国,百姓“赋税不减,颗粒不收”
,兵灾四起,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人人饿得眼冒金星,就算是掺着麸皮的米粥都是鲜甜无比,救命的神药。
现在他施舍米粥,消耗的粮食不少,但雪中送炭,最能收买人心,可以轻而易举将这些流民收入囊中,让这些流民去修筑邬堡,为他开垦良田,当牛做马,在拿出一些房子布匹、金银财物,就能买下大量少年少女,将这些少年少年培养成忠心不二的死士。
粮食金银放在仓库里那是死物,只要利用起来才能挥他们的价值。
况且,现在他坐拥西北之地,垄断玉京的粮道商道,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用粮食金银换取大量忠心的死士,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只要时机一到,这些死士能为他“赚”
回一百倍一万倍的粮食和金银。
另一边,中车府令赵苟跑得皇宫中,将曹鲲赈济流民之事禀报给姬高:“陛下,曹司空在城外施粥,有收买民心,越俎代庖之嫌。”
此时,面部晦暗,眼眶青黑的姬高坐在勤政殿内,搂着肤白如雪的胡婕妤,欣赏着舞姬曼妙妖娆的舞姿,吃着爱妃送到嘴边的葡萄,另一只手还在爱妃的玉腿摸索。
听闻此事,姬高不屑地冷哼一声:“民心?流民也算民?那不过是一群如同蛆虫,饥不择食的贱民罢了,你与其关心这些旁枝末节的小事儿,倒不如早点儿抓到姬桂谋逆的证据,多把心思用在正事上。”
赵苟跪在地上,闻言心中一凛,忙道:“陛下,益王极少出门,府中的奴仆也都是他的亲信,皇城司的密探极难安插进去。”
姬高脸色阴沉,怒道:“废物!
连这点儿事情都办不好,朕养着你们有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