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却是用不着奉承孙、张两位文官,何况刚才李穆率先走出正被两位大人撞见,想来也不会想到是李穆先行告退,疑心不到他是有心推辞。
倒是张光洛欲邀杨坚共饮反倒本是有笼络杨坚之意,见此忙笑道:“既然杨将军有事,自然以公务为先,咱们欠这一杯,下次再补。”
杨坚便与高肃先告辞,牵了马走出酒馆,杨坚告罪道:“刚才未得你允准便替你谎编了个名姓,勿怪。”
高肃自然知道自己身份诸多不便,他虽然是少年胆大,也不会以为这西魏会由他来去自由,若是泄露被人知道,便是大哥、三弟恐怕也保他不住,只道:“大哥言重,自然应该这样。”
两人上了马,杨坚又道:“本想与二弟痛饮一番,谁知遇见他两个,只怕扫了兄弟的兴致,咱们到了前面再好好喝一杯。”
两人便赶马北上径往长安。
高肃见市集人多,不便议论三弟的事,只是见西魏这边不管是刚才所见几位大人将军,还是平民村夫都是歪戴帽冠,便是好奇问道:“这边侧了帽冠可有何说法?”
却也怕是当地特殊习俗,问清楚了以便入乡随俗,效仿行事。
杨坚闻言便笑起来,道:“这都是我师父无心之失,像你这样正冠的只是一望而知便不是我朝人,倒并没什么大碍。”
说完,细细讲给高肃听。
却原来杨坚的师父独孤信因美仪容,善骑射,少年时期在葛荣军中时便因才貌出众,风姿弘雅,在军营里有‘独孤郎’的美称,他尤其讲究穿戴,注重仪容,且好‘自修饰服章’,每有修饰处常常引为风尚,得以流传。
那日却于城外狩猎回城时,因天色将暮,又是兴尽而归,便一路纵情驰马入城,帽子风吹马驰之下微侧一旁。
被人见到以为最新风尚,第二日,便有吏民戴帽者,皆偏过一侧,咸慕独孤信的无论仕族平民纷纷效仿,渐传至临城,最后一国皆是如此,此事便连独孤信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高肃听了便也是哑然失笑,此时出了市集,来到山路,便没那么热闹,只偶有行人。
忽听前面脚步声嘈杂,走过来两列士兵约百余人,想是操练归来,并非正式行军,走在路上有些松散,说话玩笑的都有,因山路狭窄,杨坚、高肃都是便装,自然不想太过招摇,勒了马让过一旁,等他们先过。
听见后面又传来吱吱作响的车声,高肃于马上回头望去,却是一个寒衣花老翁推了一个独轮车,车上坐了一个衣服打着花补丁的老妪抱着一个圆脸蛋的幼童,老翁推了独轮车便迎面向这群兵士走去,神色步伐丝毫不变,老妪也只专心哄着怀里幼童,并不抬头,高肃心里微奇,却见那老翁到了兵士面前只嚷嚷:“让一让,别挡着路。”
兵士们忙纷纷避向两旁,让出中间的好路,高肃心里更奇,又见那老翁走到中间时,被石子卡住,一时推不过去,两旁顿时上去五六个士兵轻轻一抬,便帮老翁抬过,老翁道一声:“多谢”
。
老妪便逗了呀呀学语的幼童道:“快谢谢大哥哥们。”
其中一个小兵见那幼童扎着一个冲天辫,模样可爱,便揪一揪他的小辫逗他玩耍,谁知幼童气不过便朝他吐口水,小兵也不介意,自己擦了,一群人嘻嘻笑着自去了。
高肃大惊,忙问杨坚道:“大哥,你知不知道这些是谁的兵?”
杨坚笑一笑,道:“不瞒兄弟,他们都是我的部下。”
高肃不由脱口而出赞道:“好。”
便是甚有感触,这些士兵不与妇孺争道,且从老翁、老妪以至那才一、两岁的幼童见到士兵时坦然的神情看来,可以想见并非仅仅是这一队士兵如此,而是这城里所有士兵皆是如此。
兵民相处融洽,民心所向,便是最难做到的事,因此高肃称赞。
杨坚道:“能得你王临南称赞一句,为兄甚感欣慰,这些士兵装备寒酸简陋,让你见笑了。”
高肃听了一时默然,这次所见,陈家军、杨坚兵的胄甲兵器都甚简陋,远不如北齐兵装备精良,但陈家军军纪严明,杨坚兵与民同心,都有其可取厉害之处。
令人佩服,只是他是不认输的性子,只道:“大哥你知道我赞的是什么,何出此言?不过你比我多带了一年兵,我自信也可做到。”
他和杨坚都是十四岁起入仕带兵,但杨坚长了他一岁,因此比他多带了一年兵。
杨坚自笑道:“论武艺我便不如你,说起带兵,有时我倒真想同你斗一场,一较高下。”
高肃也笑道:“大哥有兴致的话,改天咱们摆石子玩。”
杨忠道:“也许再来一个七年之约?”
两人便是相视哈哈一笑。
他们两个说话投机,赶起路来便甚是愉快,这一日傍晚便已到了浙阳,杨坚指了前面山头,道:“翻过这座山便是长安。”
又见前面路边飘着酒旗,道:“咱们先歇一歇脚,连夜赶路。”
两人牵了马走进酒肆,这酒肆甚是简陋,里面四五张旧木桌都是空着,没有其他客人,地方虽然不大也显空荡,酒保上过酒菜也自进里间的躺椅上躺了休息去了。
饮过几杯解渴,高肃见左右无人,问道:“三弟登基一事想来极为机密,大哥是怎么先知道的?”
杨忠道:“我在边关驻守,本来并不知道,正是三弟来信问我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