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帖经墨义这些也尚可,能看出来是花大功夫练过的,应对最简单的童生试肯定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在于策论,写的文章跳太过略显稚嫩,多谈些浮于表面的大道理,而很难切中要害,言之有物,这点让阮柔很难理解,官家子这般也就罢了,宋元修一个农家子,难道看不见外面遍地的荒野,百姓的贫苦乃至家中人的辛苦。
而诗词歌赋只能说勉强过得去,这类东西讲究天分,而有天分的毕竟在少数,很多时候,只要对仗工整、有所意境,问题也不大。
综合评估下来,阮柔觉得,宋元修考中童生应该十拿九稳,至于秀才,得看同期会不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若不巧遇上了,那也只能回来继续读书。
不过,宋元修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年轻,这几年在家守孝耽误了进学,若能考中童生,再在县上找个好点的夫子,总有希望考个秀才回来。
思考这些看起来时间很短,其实也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心中有了数,她便开始做起自己的努力来。
即使加上宋元修给的,她手中的钱也不多,更何况也不能真的一股脑全用了,否则还得朝宋母开口。
想了想,她没有动这些钱,而是去了宋母的房间。
在她进门之前,宋母已经有了四个儿媳,将家中一应家务和轻巧的地里活计都给包圆了,宋母每日最多也就在家里看看孩子、做做饭,故而倒还算轻松。
阮柔过来正屋的时候,只宋母一人在。
她敲了两下门,得到应允才进去。
“娘。”
“哎,你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不习惯的。”
此时阮柔已经将喜服脱下,还上了原本自己的衣服,补丁肉眼可见的多,看起来很是寒酸。
宋母见了忍不住皱眉,前面几个儿媳可没有穷到一身好衣服都没有的,可人都娶进来,多想也无益。
阮柔开口还有些不好意思,“娘,我是想着给元修做一个荷包,可我那点嫁妆您也知道,就想着跟您借块布料。”
听闻她不是为自己谋福利,而是想着给儿子做荷包,宋母心下满意几分。
“这有什么借不借的,我这还有些碎布头,你直接拿就是。”
说着拿出自己惯常用的簸箕,里面果然一堆碎布头。
阮柔挑拣了几块,婆媳俩又说了些话,这才准备告辞。
转身之际,却被宋母喊住。
“你过来下,”
宋母斟酌再三还是开口,“你前面几个嫂嫂的聘礼,我都是给的二两银子,外加其他一些东西,差不多价值五两的样子。
轮到你这里,我寻思着你娘家靠不住,干脆就没给。
几个儿子间,除去小六读书这件事外,其他的我和你爹都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现在也不好亏待了你。”
她顿了顿,继续道,“这五两银子我私下补给你,你自己收好。
有什么短的缺的,或者元修那里要用钱,你自己做主就行,只不要做的太明显,让你几个嫂子说闲话。”
阮柔不料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说是一碗水端平,可实际上,宋元修读书不知花了多少钱,至今没个进展,认真算下来他是占了大便宜的,当然如今也包括她。
说到底还是偏心了几分的。
阮柔还是没有推辞,认真谢过,“娘,谢谢您。”
“一家子,谢什么。”
宋母笑,“元修这一考也不知得考多久,你心中要有个数,钱仔细着花。”
“知道了娘。”
阮柔离开时,只觉得袖子中的银钱沉甸甸的,沾了宋元修的光,可到底她受益了。
回去的路上,正巧遇见了宋家大嫂和二嫂,方才两人在院子里喂鸡,此时刚巧碰上。
宋家养了十几只鸡,每天也能得三四个鸡蛋,家里孩子多,宋母也就不去卖,隔三差五的做上一顿,也给大家解解馋。
宋大嫂性子比较沉稳,碰上了只是笑笑,并不多问什么。
宋二嫂却是有些跳脱,“五弟妹,你去娘屋里干嘛呢。”
阮柔见状,扬了扬自己手中的碎布头,颇为不好意思道,“我想着给元修做两个荷包,可惜嫁妆里没有布,只能跟娘借了两块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