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于文渊阁内办公的内阁大学士,成为最接近天子的官员,代替天子批改奏章的大学士,接受了皇权的权力渡让。
内阁大学士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这一路行来,景物再是熟悉不过了。
至文渊阁阁门前时,但见翰林学士掌院事余继登,率翰林院侍讲以下官员立于阁门西侧。
詹事府少詹事掌府事曾朝节,率宫坊官立于阁门东侧。
皆着吉服的翰林宫坊官员见林延潮皆是举手口称:“见过中堂。”
内阁大学士本职在翰林院,衔不过五品,故而见本衙门的官员不可拿宰相的架子,双方相见用前辈后进之礼。
林延潮先一步入阁,而余继登,曾朝节紧跟在林延潮其次,翰林们再排列成两列队伍经阁门鱼贯而入。
走过金水桥来至阁前,但见赵志皋,张位,沈一贯,陈于陛皆于檐阶下等候。
彼此一作揖,然后五位阁臣一并由中阶至阁内,向正中的孔圣暨四配像行礼。
行礼之后,五位阁臣入座。
阁臣议事的公座就是普普通通的四面平方凳,林延潮手按朱红色蟒衣及上仰至胸的革带缓缓坐下。
林延潮排名第三,就坐在东赵志皋下第二张公座上。
而张位坐在西第一张椅上,面对林延潮的是沈一贯,而陈于陛则坐于林延潮同侧下。
然后余继登,曾朝节率宫坊翰林从西阶上,先后至堂中先揖圣人,次揖阁臣,再从东阶离去。
虽说是走流程,但坐在公座上的林延潮却是熟悉无比,当初坐在这张公座上的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王家屏,王锡爵等等,林延潮曾作为阶下翰林中的一员,来此一一参贺过。
当时自己的眼中不免流露出敬仰憧憬渴望羡慕,而今他则从阶下翰林的眼中看到当初的自己。
他却坐到了公座上,接受众人的参拜,跻身为张申王等内阁大学士之列。
此中滋味并无如何奇特,却又有一些波动。
心中一时来不及回,恍惚间甚至不知何时何时自己已身在此处,脑海中一片空白。
林延潮微微伸了下有些酸腰,侧身双手按在膝上。
一道光亮晃目,他的目光浮过众官员的官帽,不知何时天色已是明亮至此,一轮红日正为宫檐白云轮流托起,徐徐上升,此景状哉!
寒夜终会过去,旭日必可中天,林延潮寻着光亮眯着眼睛,停留在此时此景。
众翰林作揖离去后,林延潮与几位阁臣暂时先回到各自值房坐一会。
明成祖朱棣建紫禁城时,建文渊阁作藏书之用。
时文渊阁左右又分东西二阁,东阁西阁又分上下二阁,地方极大。
据记载文渊东阁,藏前朝秘监,东观石渠,下阁九间藏《大典》,上阁牙签缥帙,百二层厨。
也就是说藏《永乐大典》的东阁之下阁有九间之大。
最盛时文渊阁藏书有十万卷之多,但因管理不善藏书大量丢失,如今已是十不存一。
听闻都是有借无还,甚至监守自盗,如大名鼎鼎的杨廷和,杨慎父子就经常从中‘借书’。
甚至有一次杨慎还被当堂抓住。
如今文渊阁早不作藏书之用,改建为阁臣办事地方,如今的规模是嘉靖十六年时修订,一共五间,居中一间是圣人像及议事之处,其余四间各自间隔为阁臣值房。
林延潮入自己值房稍坐了会,吃了盏茶,与自己一起新任的机要中书王衡向自己行礼。
林延潮点了点头,就听外头云板响起。
林延潮与几位阁臣从值房走到公座坐下,檐下站着是左右二房的诰敕官员,中书舍人,阁吏,书办,随员。
他们一一至堂上面参,然后主事拿着卯簿,给林延潮等几位阁臣画押,其余官吏则是一一在堂下画押。
然后阁吏奉上各衙门投文以及文书房那转过来的奏章给几位阁臣浏览。
入文渊阁者都可以看到阁门显眼处悬挂着嘉靖皇帝的圣谕‘机密重地,一应官员闲杂人等,不许擅入,违者治罪不饶’。
林延潮于堂上仔细看各衙门机密公文,公文必须用拜帖手本,朱印列衔,佥名,孔目衔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