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所以,这一日考试毕,临南县县学的四人结伴早早回到了几人所在的宾馆。
孟教谕叫几人先洗漱吃饭,然后聚于一桌,逐个将自己今日的题目,以及各自所作的省题诗念诵了一遍出来。
听王景禹念完,孟教谕点头:「试贴诗的做法,之前皆习练已久,省题诗自成一家,非他诗可比也。
首韵拘于见题,则易于牵合;中联缚于法律,则易于骈对,非若游戏于烟云月露之形,可以纵横在我者也。
你这首《四时和为玉烛诗》,程式和用韵规范,巧在立意上,农人商贾皆跃于画上,寄谕同欢庆丶共乐呵,观此即可见志。
甚好。
」
王景禹虚心受教,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的确是有将一部分想法寄谕其中。
农人丶商贾在这个朝代的地位低,不似为官为学之为上品,乃是人下之人。
但无论是其作为现代人所持有的理念,还是穿来这三年所见所思,都是不能赞同的。
在他看来,不论农人丶走卒贩夫丶抑或商贾,都不该被人为的贱视为下等。
若说穿越之初,他选择科考这一条路,主要的目的是要改变王家当时的艰难生存状态,想为自己谋得一个可以安稳躺着的身家和地位。
但三年后的他,却想将这一份安稳的盛景扩大,扩大到更多辛勤劳作却得不到尊重和应有收获之人头上。
愿长如此景,玉烛永相磨。
第68章
州试第二日,各县童生再聚贡院。
为防学子们于贡院号房内留下什么手脚,每一日都会将当天的考生号房座次进行重排。
点检的队伍缓缓向前,突然,一人于斜后方轻扯了王景禹衣袖。
他一回头,只见一锦衣华服的少年公子,立于近前,身旁跟了两个仆从,分别提着他的考具和考篮。
王景禹认了出来,正是昨日他交卷时,诧异看着他的甲十六号房学子。
那人在王景禹看过来时,自我介绍道:「我是长治县县学方光霁,想请问兄台高姓?」
王景禹见他虽直接了点,但也有些掩饰不住的拘谨,态度也还诚恳,便道:「临南县县学王景禹。
」
方光霁点了点头:「王景禹,嗯,我记住了。
」
又道:「昨日我见你未时便纳了卷,想必第一场的头卷定然是你了!
不知,你今日可欲与我比试一番,看一看究竟是谁,能争得这第二日头卷?」
王景禹看了看他,问:「我为什么要和你比试,有钱赚吗?」
这句话出,方光霁瞬间愣了。
他以为学子之间互相比试乃是常事,藉此彰显学问,以扬学名。
长了这么大,还是头一个问他有没有钱赚的!
王景禹自然知道他心思。
在州县试当中,参考的学子之间经常有这种抢头卷之风。
只因在试卷评审之时,若恰遇两名学子,所取得等级一致,这时候就会按照提交卷纸的顺序进行排名。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