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音乐周刊》的封面赫然印着蜜林传媒的公司logo,配以醒目标题:《造星神话:从保洁到天后的距离有多远?》。
封面上并列着三张照片:张影在台前台后的对比照,小美拿着拖把和站在麦克风前的形象,以及徐刚穿着保安制服与舞台演出服的对照。
杨林翻开着杂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篇长达十页的专题报道详细梳理了蜜林传媒如何将普通素人打造成当红歌手的"奇迹"。
报道最后写道:
「蜜林传媒拥有华语乐坛最神秘的创作天团——老板杨林本人、以及陆人甲、三木、西山等风格迥异却同样才华横溢的创作人。
有了这些幕后高手,他们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明星...」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赵磊抱着一大摞报刊杂志踉跄着走进来:"杨总,今天所有娱乐媒体的头条都是我们!
"
杨林扫了一眼,《娱乐日报》:
保安大叔一夜成名,蜜林传媒再创奇迹;
《音乐先锋》:
解密蜜林造星工厂:好歌才是硬道理;
甚至财经类的《商界》也刊登了报道:从音乐到商业:蜜林传媒的颠覆式创新...
"刘瑛的经纪人刚打电话来,"
赵磊兴奋地说,
"她下周的商演报价已经涨到五十万一场了!
徐刚的《春天里头》被选为年度最佳摇滚单曲提名!
小美收到央视中秋晚会邀请..."
杨林点点头,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当质量与话题性兼具时,爆红是必然的。
正说着,前台小妹探头进来:"杨总,华纳音乐的林总监在接待室等您。
"
这已经是本周第四家来谈合作的大唱片公司了。
杨林整理了一下衣领,走向接待室。
华纳的林总监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西装笔挺,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寒暄过后,他直奔主题:
"杨总,我们华纳非常欣赏贵公司的创作能力。
陆人甲老师的作品尤其符合我们的需求,不知道能否引荐一下?价格不是问题。
"
杨林面不改色:"陆人甲不接外部邀歌,只为我们自己的艺人创作。
"
"那三木老师呢?我们旗下有位新人,声线非常适合他那种民谣风格..."
"同样不接外单。
"
杨林端起茶杯,示意送客。
林总监不甘心地又试探了几个名字,最后叹了口气:"杨总,您这是把华语乐坛最好的创作人都垄断了啊。
"
杨林笑而不语。
他当然不会告诉对方,这些"最好的创作人"全是他一个人的马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