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徐及点头道:“正是,冯学士祖籍定阳,告老还乡后常住此地。
冯家世代为官,在本地也可说是数一数二的官宦人家,前朝仁宗帝还曾钦赐一方青玉玄龟作为镇宅之物。”
总算把蜜饯咽下去,莫小王爷抚着下巴嘿嘿笑道:“‘醉卧美人膝,花间不辞老’,我从前在京里也见过冯于甫几次,他倒和那些满脑子忠心报国的老头子不太一样,是个风流好酒的妙人,和我异常投契。
好,难得经过这里,就在凤凰集上岸,取道定阳,去跟冯探花叙叙旧。”
天下间但凡风流好酒的人,这位莫小王爷只怕都觉得异常投契。
这话自然拦在嘴里没说出口,徐及只得轻咳几声,道:“小王爷,这怕不妥。
想当年冯学士就是因为喜爱流连风月之地、又好酒贪杯有失体统才遭人弹劾,最后正当五十壮年被迫告老还乡。
你这么跟他结交,只怕引人侧目啊。”
嘿嘿一笑,莫小王爷拍着师爷的背道:“你就不必藏着掖着,大大方方说出来算了。
冯于甫被人弹劾丢官,哪里是什么行止不正,还不是立嗣之争。
他文章写得好,为官也清正,又广有交游,天下不少读书人景仰……你真正怕的,是有人误会我有偏向肃王之意吧?嘿嘿,照我看呀,喝多少酒,泡多久勾栏,皇上说没事就没事,皇上说有事就算没事也有事。
那些一个个学士大臣生怕站错了队少分了羹,我才不爱听他们狗咬狗。
今次故意熬过正月大礼祭天的日子,就是知道每到这时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就要出来闹腾。
若是呆在京城,迟早烦也给他们烦死。”
当时皇上四十有三,正是励精图治之年,虽藩王势盛,也勉可谓四海升平。
朝中上下唯一挂念的,就是大统未立。
大臣们分为景王派和肃王派,景王为长,其母为大理出身的段贵妃,饱受皇恩,十数年如一日而恩爱不绝。
肃王之母为三代元老首辅大臣之女颜皇后,皇子是嫡出,聪明伶俐,很受宠爱。
然而景王也非泛泛之辈,果断聪颖,也深受皇上信赖。
两名皇子各有长短,背后又都有势力撑腰,立嗣之事始终悬而未决。
莫小王爷既为皇上亲信,皇恩正隆,自然不少人想从他这里探听点风声,名为结交畅谈,实则旁敲侧击的鸿门宴是一刻也少不了。
再吃一个蜜饯,莫小王爷又续道:“和冯于甫喝酒聊天结交又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嘛,胸无大志,帮皇上跑跑腿,办点送公主出嫁,帮贵妃收拾旧物的事情也就够了。
那杯羹我分不起,也喝不下,秦州这一碗已经让我吃够一辈子,还能给子孙留下点儿;别贪多不厌,鸡飞蛋打。”
他话里大有深意,徐及往深处想想,背后冷汗泠泠,不由得站起朝莫宗如作了个揖:“小王爷眼光实非不才所及,学生惭愧。”
“哈哈,”
莫小王爷朝他招手,道:“坐下坐下,别忽然来这一本正经的调调,让我担惊受怕。
今天喝酒聊天,不谈国事!
对了,远尘,你再给我说说这定阳还有没有什么江湖上的风云人物,我也好开开眼界。”
朱远尘知道小王爷最好结交放浪不拘的江湖奇人,也不以为意,道:“定阳不大不小,说江湖人物还真出过几个,这第一有名的,就是当年的天下第一神捕‘无往不利’霍不归。”
莫小王爷眼睛发亮,拍手道:“这个人我听过我听过,小时候进京还见过几次。
据说他使的是双刀,曾三次从刺客手中救驾,天下间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子。”
朱远尘点头道:“不错,可惜自从二十多年前他的独女霍月娘死于仇家之手,没过多久霍不归就心灰意冷、告老还乡,退隐定阳了。
他任职刑部,为天下六扇门第一名捕的时候,倒是破了不少案子,只有一次……”
莫小王爷接口道:“只有一次?你是说,还有一个案子是天下第一神捕破不了的?”
这下徐及也来了兴致,道:“可我记得他还乡之时,刑部尚书可是请圣上给他钦赐了一个‘无往不利’的金牌,表彰他在职时办的案子没有一个疏漏、草结。”
朱远尘道:“确是如此。
霍不归这一生之中唯一没有破的案子,就是在他告老还乡多年之后,距今大约十年之前,忽然出现的一伙悍匪‘左风刀’。”
莫小王爷念了两遍,疑道:“左风刀,左风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