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小说

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即便是减租,废除贱奴籍,依旧无法阻拦这些佃户们铤而走险。

因为只要上了船,到了总督府,任总督驱使,就能获得梦寐以求的田土。

大明开海,不仅仅是为了那点银子,更是为了田土。

一旦减租,就代表着土地收益减少,代表着兼并收回成本的时间过长,乡绅们兼并田土的动力就会减少,还田令推动的阻力就会大幅减少。

朱翊钧在纸上写写画画,点头说道:“旧有的生产关系崩溃,这些个乡贤缙绅声量最大,若是只听他们的说,这大明是江河日下,很快就要亡国了,世道怎么变成了这样,大环境越来越差,不让他们作威作福的欺压百姓,就是环境变差了?”

“你说的有理,浙江还田令的顺利推动,是旧有生产关系崩溃的结果,但,朕要说的是,能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已经是很难得的循吏了。”

“要是朕手下都是这样的循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惜,循吏、素衣御史,在朝中也是少数。”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是个相互的关系,而不是非黑即白。

若是没有申时行,浙江还田不会如此顺利,甚至说,有很大的可能会失败。

朱翊钧朱批了申时行的奏疏,准许了他完善的还田令,除了要抄家之外,申时行对还田令额外补充了七条,分别是:授田、垦荒、大索貌阅、缉盗、永业、禁更易、抄家。

这里面垦荒就是垦出来的荒田,归垦荒者所有,而不是过去归乡贤所有;

而大索貌阅,是隋唐制度,就是防止势要豪右隐丁不报,自隋唐就开始连坐了,大明也是连坐;

永业,乡野授田则一律永授,不再收回,历史也证明了,田分下去根本就收不回来,但城池、府州县附郭地,不进行授田,仍为官田,城里人口多,衙门手里没有足够多的官田,根本养不活城里那么多的人。

禁更易,是田土不得买卖,但朝廷不阻止租赁,租赁期限为五年,五年就要核定一次租赁;

“噫!

这个王家屏,怎么跟那周良寅一样,跟在申时行身后捡剩饭啊!”

朱翊钧看着手中王家屏的奏疏,啧啧称奇!

王家屏在广州府搞起了还田,不是两广,仅仅是广州府,小范围的试点。

周良寅天天跟在侯于赵身后捡剩饭,侯于赵说一句,周良寅一点都不嫌寒碜,就说:我也是。

现在王家屏抄起了申时行的作业,广州还田,要比浙江简单的多,殷正茂、凌云翼把这些两广大户训得服服帖帖,王家屏也不是什么善茬,两广势要豪右无不怀念殷正茂、凌云翼。

冯保找出了另外三本奏疏,放在了陛下面前,说道:“不仅仅是两广,还有福建、江苏、山东,都在试着推行还田疏,因为工坊需要人。”

工坊里面不种地的工匠、学徒需要吃饭,所以必须要还田,不还田,土地在地主手里抛荒,佃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产出,不足以支撑手工业的展。

工坊需要大量的人口,而且沿海五省,是开海的桥头堡,需要大量的人口进行建设。

对于沿海五省而言,眼下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保证足够的农业产出的前提下,让更多的人变成匠人,进行商品生产,看来看去,大明沿海五省方伯们,都给出了同一个的答案:还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仙父快穿之疯批大佬又被我撩乖了我在黄泉有座房妻子出轨后龙抬头携空间嫁山野糙汉,暴富荒年大明第一臣在第四天灾中幸存异化武道第一兵王朕就是亡国之君飞剑问道星际:炎黄崛起青云路:胜天半子怪谈作者拖更日记一剑独尊逍遥初唐异界艳修洪荒:我,龙族老祖,绝不出关!我就是神!帝之至尊九重至尊天这个修士很危险绝世武神神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