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陈凡喝了口水,随手将茶杯放到桌子上,点头笑道,“差不多了,这里年代最久的也只有两汉时期,而且数量还不多,只有寥寥几件,品质也不怎么好,主要还是以唐宋以后的古玩为主,其中又以明清时期的最多。
可惜,时间有点紧,要不然去几个自集市逛逛,说不定能找到春秋战国、甚至以前的好东西来。”
这个时间点还是差了点,要到8o年代中期以后,才会有更多人将自家的宝贝拿出来售卖。
到了那个时候,民间的古玩市场也重新复苏,除了交易越来越活跃之外,“打鼓、铲地”
的收货,也越来越多,一直到9o年代初期,达到高峰。
所谓的“打鼓、铲地”
,指的是不同的从民间收购古玩的方式。
打鼓又被称为“打鼓儿的”
,他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手里还拿着个小鼓,不用吆喝,只听见鼓声,街坊们便知道收旧货的来了。
类似的还有卖豆腐的敲梆子、卖麦芽糖的敲铁片,还有杂货郎敲的也是拨浪鼓,行业不同、敲的声音也就不同,反倒吆喝声很少见。
收旧货的也收古玩,那时候很多人对这类东西不怎么懂、拿去专门的文物收购处又嫌麻烦,便将古玩卖给收旧货的,只要价格达到心理预期就能成交。
却不知道,很多收旧货的就是这么家致富,捡漏最多的也是在这个时期。
知识就是财富,在这个行当里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另一种“铲地”
,也叫“铲地皮儿”
、“下乡”
,相对于打鼓的,他们则是专往乡下钻,专门收购上了年头的古物件。
由于这些人欺负农村人没见识,压价特别的狠,有时甚至一件价值好几万的古玩,5毛一块就给收了。
所以业内便称呼他们为“铲地”
,或者“刮地皮”
,寓意下手太狠、刮地三尺。
至于到了后来,也就是9o年代以后,这种“打鼓”
、“铲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