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这就是先秦儒家“君臣对等不平等”
的观念。
到了汉朝,董仲舒在汉武帝支持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三纲五常”
的伦理观。
君臣相处之道至此开始变味。
何谓“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说文解字》曰:纲,维紘绳也。
纲,是提渔网的那根主绳。
《吕氏春秋·用民》中说:“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提起渔网上的那根大绳子,所有的网眼都张开来。
宋朝以前对三纲的解释仍然符合君臣对等之意,大致都是榜样、垂范的意思。
如南宋理学家真德秀在《大学衍义》中说:“君为臣纲,君正则臣亦正矣;父为子纲,父正则子亦正矣;夫为妻纲,夫正则妻亦正矣。
故为人君者必正身以统其臣,为人父者必正身以律其子,为人夫者必正身以率其妻。”
大致是说身为君王、父亲和丈夫,要做臣子、儿子和妻子的好榜样。
元朝以后,对三纲的解释开始变得奴性十足。
元朝大儒吴澄说:“为之纲者,为之天也。”
纲,就是天,要绝对服从。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言及三纲之道“是地维所赖以立,天柱所赖以尊。”
他说君、父、夫都是天,是至尊,进而提出“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跟着姓名学国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