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小说

第32章 诸经之首是易经(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简体的樊字不能用来做反证。

樊字的繁体字形,上面是两棵树中间结着一张网。

这张网,在简体字中讹变成了爻。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易经》的成书过程:“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三个时代的三位圣人,伏羲、文王和孔子共同创作出了《易经》。

其中,伏羲一画开天创造八卦,文王作六十四重卦及卦爻辞,孔子修订《易经》并作《易传》。

《易传》是孔子对《周易》作出的注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计十篇,故又名《十翼》。

伏羲画卦的传说历时过于久远,已无法考证。

司马迁本着史学家态度,在《史记·太史公自序》对此说有所保留:“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他只是听先人说起过,但并不确定。

如果伏羲画卦的故事属实,《易经》的出现便要远远早于文字的出现,直抵中华民族的远古蒙昧时代。

但就算将其存而不论,我们只从周文王作六十四重卦算起,这也是当之无愧最早的一本书。

据《周礼·春官》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易经》有三个版本,分别是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内容都包含八个经卦和六十四个重卦。

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言之凿凿,好像见过连山、归藏一样:“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

只不过连山、归藏现在都已失传,只有《周易》存于世。

后世便一般将其视作《易经》,将周文王视为六十四重卦的创作者。

《易经》被认为是一部阐述天地万物变化的古老典籍,蕴涵着深刻的自然法则和朴素的辩证思想,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自然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我们如果用《易经》来比照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中华文明,夏朝之前的文明是春草初萌芽的屯卦,殷商文明是涓涓细流渐渐汇成江河的蒙卦,周朝文明则是耐心等待、积蓄力量终于厚积薄发的需卦。

:()跟着姓名学国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过去震八方神医娘亲帅炸了死亡赔偿金护国狂龙洪荒之妖皇逆天老祖出棺罪青春帝霸剑中仙邪尊霸宠:魔妃太嚣张太太请自重一人得道青云路:胜天半子反贼平天下麻衣神算子都市至强者降临重生首席男神:逆少,宠上瘾异世邪君天灾,我靠百亿物资成末世大佬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异界瞬发法神吞天帝尊校花的全能保安我岳父是李世民民间风水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