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小说

第456章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比如,山西的王尔扬为李范写墓志铭,在“考”

字前加了一个“皇”

字。

被人告发,认为他竟然把皇帝的皇字刻在墓志铭上,对皇上不敬。

消息传到乾隆耳朵里,乾隆竟然笑了。

原来,“皇考”

是对亡父的尊称,跟皇帝没一点关系,在历代书籍和相关碑文里都有使用。

清朝的文字狱,是对知识分子的严重迫害,禁锢了他们的思想,在皇权的威慑下,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个字,招来杀身之祸。

很多人在不敢再用文字纸张交流,以免留下祸患。

雍正一朝文网绵密,处刑严酷,逼得文人士大夫缄口不敢谈时事,但比起乾隆朝来说,竟然还是小巫见大巫。

乾隆在位六十年,当太上皇四年,总共制造大小文字狱一百三十余起,平均一年两次以上,其中很多是牵强附会的冤案。

比如王锡侯《字贯》案和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等等。

王锡侯自幼勤奋好学,他十二岁应童子试,二十三岁编撰《故事提要录》八十卷。

然而他少年早慧,中年坎坷,直到三十八岁才中举,此后屡试不第,又因为性格耿直,敢于主持公道,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

他不过是乡间“一头巾气极重之腐儒”

,不通官场规矩,更不知道满清皇帝的文化自卑心理。

于是,当他看到《康熙字典》中的诸多讹误时,于是自编《字贯》一书,分天文、地理、人事、物类四大类四十卷,针对《康熙字典》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

这便触及了满清皇帝的逆鳞。

《康熙字典》乃钦定之书,对该书进行批评,自然是罪不容诛。

地方官紧急行动起来,革去其举人,迅速定案并将案宗上呈乾隆帝。

乾隆亲自审读案宗,发现该书凡例中将康熙帝至他自己的庙讳、御名各以本字开列,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乾隆大怒,“涣汗其大号,涣王居,”

当即传旨将王锡侯押送京师,照大逆律处决,全家抄斩。

就连地方官也因审讯不仔细而受牵连,被革职下狱。

扬州举人徐述夔的《一柱楼诗集》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等诗句,被坐罪为灭清兴明。

堂堂礼部尚书沈德潜写了一首诗咏黑牡丹,诗中有一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被认为是内涵满清夺了朱明江山。

两人都被处死,牵连家族。

清朝的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

满清文人纷纷“涣其血,去逖出,”

以保“无咎”

,于是造成了文人学者多无风骨,九州万马齐喑的局面,事实上抑制了满清科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跟着姓名学国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过去震八方神医娘亲帅炸了死亡赔偿金护国狂龙洪荒之妖皇逆天老祖出棺罪青春帝霸剑中仙邪尊霸宠:魔妃太嚣张太太请自重一人得道青云路:胜天半子反贼平天下麻衣神算子都市至强者降临重生首席男神:逆少,宠上瘾异世邪君天灾,我靠百亿物资成末世大佬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异界瞬发法神吞天帝尊校花的全能保安我岳父是李世民民间风水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