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小说

第459章 独揽万机凭浮署难抛一寸是光阴(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六三:涣其躬,无悔。

我们常说:尽人事以听天命。

在面临危险和挑战时,就好像身体消散了一样进入忘我的工作状态,尽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地去做了。

在付出努力、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以后,无论结果好坏,我们都能保持一种豁达态度,不留遗憾,不会后悔。

雍正帝四十五岁登基,亲历了康熙帝统治的中后期,因此对康熙帝时期的社会问题,如朋党斗争、吏治不清、因长年用兵以致国库空虚等问题早有所知。

因此,他即位当月便谕令大学士和各部尚书、侍郎:“政事中有应行应革能裨益国计民生者,尔等果能深知利弊,亦着各行密奏。”

翌年元旦,他下发给地方各级官吏的诏书中,提到古代纯臣都能“兴利除弊,以实心,行实政。”

表达出了为国计民生而兴利除弊的迫切愿望。

他反对因循守旧,认为“有治人无治法”

,好的君主和官吏就可以治国兴邦。

为此,他主张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办实事,整顿吏治,强国富民,“务期振数百年颓风,以端治化之本”

雍正帝尝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并没有夸大其词。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十三年,一年只有三天假,分别是冬至、除夕与生日。

而他的好儿子乾隆皇帝,平均算起来一周就要休息三天。

他在工作日坚持每天工作到深夜,只睡四五个小时。

截止目前,雍正朝流传至今三万五千件朱批汉文奏折,以及六千件朱批满文奏折,基本都是雍正帝亲笔回复,累计朱批字数超过一千万字。

有的朱批达一千多字,甚至超过了奏折字数。

这样的工作量,就连大明第一劳模朱元璋同志看见了,恐怕也只能倒吸一口凉气,表示望尘莫及。

这么多折子,雍正帝为什么一定要亲自看、亲自批呢?秘密当在他谕令大学士和各部尚书、侍郎的“密奏”

二字。

雍正帝创立了密折制度。

满清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一两亿人口,雍正帝不可能做到巡视万方,遍察万民。

就连在京的几百个官员,和各地封疆大吏,雍正帝未必都能全有印象,更遑论了解他们的想法。

如此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怎么解决?明朝皇帝有东厂、有西厂、有内务府,这些太监们代替皇帝获取信息,搜集密辛。

但清朝不愿重蹈明朝覆辙以使太监干政,所以这个办法也行不通。

雍正左思右想,搞出了一个密折制度。

按照密折制,亲信大臣和各省督抚们可以直接给皇帝上奏,如果问题反应得好,就有机会获得与皇帝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

既然是密折,就应该尽可能保密,不让更多人看到。

所以,雍正帝需要亲自批阅,封入秘匣,再由专人点对点送还大臣。

大臣收到雍正帝亲笔指示后,还需在指定时间,交给指定信使,再送还大内。

几百个重臣轮流给他写密信,他既要亲自看,还要亲自回,工作量就不可能不大了。

雍正很累很勤政,但他累并快乐着,因为他把康熙帝晚年造成的亏空全给填上了。

如果有人问他,你当皇帝这么辛苦,没有享受,你后悔不后悔?他一定回答三个字:不后悔。

他把批奏折的宫殿称为勤政殿,在殿中又建“至诚不息斋”

他还写了许多关于勤政的诗句,如“独揽万机凭浮署,难抛一寸是光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过去震八方神医娘亲帅炸了死亡赔偿金护国狂龙洪荒之妖皇逆天老祖出棺罪青春帝霸剑中仙邪尊霸宠:魔妃太嚣张太太请自重一人得道青云路:胜天半子反贼平天下麻衣神算子都市至强者降临重生首席男神:逆少,宠上瘾异世邪君天灾,我靠百亿物资成末世大佬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异界瞬发法神吞天帝尊校花的全能保安我岳父是李世民民间风水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