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两个人熟起来是必然的。
没有那种工作比他们相处的时间还久,干活在一起,吃饭在一起,休息在一起,几乎是无时无刻在一起。
而且其他工作好歹能接触到其他人,他们除了对方之外,还能出声的,就只有三条狗了。
和江归帆相处,没有姜潮生想象中的难,江归帆为人冷淡,所以格外有边界感,不会摆老板的架子,但也不会过分谦让,让人觉得好拿捏。
按理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和老板的相处模式,比姜潮生预料的还要好。
但很奇怪,他没有为此感到满足,反而有种说不出来的空荡。
他其实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爱好,但大概茫茫大海带给人的孤单感太过强烈,总会让人不由自主想靠近唯一的同类。
特别是看到江归帆一个人,坐在木排上,沉默、安静看着三条狗吃饭的热闹场面,身处其中,却又游离在外。
大多数时间,江归帆都没什么情绪,只有在狗蹭过来的时候,才会有一丝波动。
他不理解,难道看狗吃饭都比和他交流有意思?姜潮生偶尔会分享自己的事情,说上学的经历,说童年的趣事,说打工的辛苦。
江归帆会听,但也仅仅是听,姜潮生鲜少听到他说自己的只字片语,所以慢慢的,他会有点难受,但又不太懂这种难受从何而来。
也是过了很久,他才知道,那是一种迫切的想和一个人亲近,但又不得其法的焦虑。
如同姜潮生好奇的观察他这个老板,和海上的一切,他也不动声色留意这个年轻的血液。
江归帆过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一向平静的生活,突然来了一个叽叽喳喳的人,算不上习惯,但也不至于难以忍耐。
他也是初中下学,比姜潮生胆子大一点,十六岁就跑来南方了,最开始跟亲戚干些零工。
那个时候工资低,加上他年龄小,少不得有人克扣他的工钱,他自小脾气就爆,不是那种会忍气吞声的人,不然也不会初中跟人发生冲突,打架然后被开除,该是他的就是他的,属于自己的公道就自己讨回来。
当然少不得会吃亏,最惨的时候,为了赔人家的医药费,把自己一年的工钱贴进去,穷的饭都吃不起,冲动肯定是冲动,但是他不后悔。
后来机缘巧合来到海上给其他人打工,就跟现在的姜潮生差不多,那家人很好,对他也挺照顾,在那里学了不少养鱼的知识,他也很感激,哪怕到现在,碰上节日过年也会去看看,有什么事,一个电话二话不说就过去了。
但是在好,也是那种对外来人的好,那种隔离感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海上工作的性质特殊,朝夕相处的情况下,那种感觉就更明显了,因为他相当于是住到别人的家里,还没有自由可言,说实话,不比寄人篱下好多少。
这当然没有对错可言,只是客观事实,不然海上的工资优渥,还包吃包住,但能招到干两个月小工都难,最多就是这个原因,一个陌生人,插入到一个完整的家庭里去,融合的再好都有缝隙,何况还有一些主家的心眼小,看不得花钱雇得人歇着,又或者觉得小工吃喝上占自己家便宜了,摆姿态使眼色,说难听的话。
江归帆是融合得好的,那家人实在,他也不含糊,肯卖力气,加上他有心干这一行,呆了两三年。
最开始是跟自己两个亲哥合伙,他们早知道江归帆在海上的情况,了解渔排上收益之后,心动了,也过来当了几个月的小工,时机差不多了,兄弟三个人做排,盖房子,进鱼苗一气呵成。
这种模式也维持了几年,熟悉所有的流程后,自然该分开了,毕竟他两个哥哥都结婚了,他们有老婆帮着一起干,也要赚更多的钱养孩子。
分排重新建房又倒腾了几个月,江归帆最初才分了两个排,冬天有闲时间后,才和两个哥一起,几家轮流建新渔排,没有人不想多赚钱,每多一厢鱼,就是多几万甚至十几万,五个半排是一个人的极限了,禁渔期还好,上午不用喂鱼料,尤其是冬天水草长得慢,换网的频率低,一个人也绰绰有余。
夏天不行,一个人扛不住那么大工作量,自然想着招小工,按照以往海上人的经验来看,小工都干不长久,最忙的几个月过去,不干也就不干了,也省得冬天明明没什么活,也要管一个人的饭,发一样的工资。
江归帆也是那么想得,他没想过姜潮生会留太久,毕竟像这样的年轻人最没定力,根本受不了一直闷在海上,十天半个月不出去一趟,他年轻的时候是个例,不代表人人都是个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