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不过港股于七十年代经历过股灾,重建至今,恒生指数回弹,将在八七年攀至高点,后再次跌落,林可盈算算时间,决定小心留意着。
股票一买,林可盈手中的钱还剩下几百港币,干脆地放进兜里揣好,留着备用。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林可盈四处逛逛之余,又参观上了港城各大商场。
如今港城共有四大商场,分布港岛、九龙、油尖旺和铜锣湾。
皆是直冲云霄的气势,楼层高耸,装修富贵。
不过各大商场侧重点不同,港岛百货商场注重时装,多是港城本土时髦的服装业和引进的外国服装品牌;九龙商场侧重百货用品,重日常;油尖旺百货商场则专精电子行业,以售卖最先进流行的小型电子设备为主;最后便是铜锣湾百货商场,主打一个大杂烩,广而不精,却最全面。
林可盈在港岛百货商场添了一件睡裙,漂亮的银色真丝睡裙,手感细腻爽滑,仿佛是在触摸最顶级的绸缎,尤其是炎炎夏日,穿在身上会格外清凉。
就这么一件睡裙就要一百八十九港币。
林可盈突然明白上次自己一通购物,为什么能花掉未婚夫7788港币了。
商场里品质好的衣服是真贵啊!
港城不仅物价贵,房价更是高昂。
就这么转悠一圈的时间,林可盈已经看到不少房产置业广告,天星置业、永恒实业、环宇实业...开发的楼盘数不胜数。
就算是鸽子笼般大小,仍是高价,基本在25万500呎左右,换算下来大概是5000块港币一平,结合这时候港城人均收入两千多块,尚算积攒数年能努努力买得起的级别。
等到了九十年代,港城房价才是开始坐火箭上升,寸土寸金的地方,甚至后世最高能达到20万一平的地步,高居全球房价榜首。
思及此,林可盈不忘提醒何阿姐一家:“婷婷现在的病好了,后面你们攒攒钱可以先把房买了。
我来的路上还收到传单广告,上面写的面朝维多利亚港的新楼盘,首期只需要一成,贷款九成即可,最多能贷20年。”
何阿姐何曾动过买房子的心思,毕竟首期一成就得攒上许久,还有后续九成的贷款要背20年,多可怕啊。
“可盈,买什么房啊?背贷款太有压力了。”
何阿姐摇摇头,继续在家里熬糖水,准备下午出摊。
何记糖水摊每个月生意稳定,已经积攒了一批回头客,稳定收入能到两千元左右,加上何阿姐老公阿生打工的收入,两人辛苦一个月基本能拿到四五千的薪水。
四千块在港城生活还算正常,只是物价高,开销也大,就算是首付一成也得拿出两万多,普通夫妻并没有贷款买房的冲动。
他们一向务实且谨慎,要不是当年差点活不下去,也不至于偷渡来港,这便是他们一辈子做过最冲动的事。
林可盈劝道:“如今港城还有70%的地未开发呢,都荒着,再过十年,迟早是高楼林立,到时候人更多房也少,大家的买房意识兴起,房价兴许就要暴涨。”
林可盈说的正是后来港城房价暴涨的情况,涨到了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的地方。
而七八十年代有远见的购房者则是通过买房大涨,随便转手卖出去,都是数十倍的收益。
而错过了港城房价上涨前的黄金时期,以后想买房几乎就遥遥无期。
何阿姐夫妻俩犹豫不决,一方面是自身对贷款买房的抗拒,一方面又对林可盈信任,一时陷入挣扎。
反倒是婷婷听闻这话觉得有道理,忙不迭进屋搬出自己的小猪储蓄罐,晃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可盈姐,我觉得你说得对,买吧!
我把我全部身家都拿出来。”
林可盈估摸她的储蓄罐里有个几十块蚊银,闻言笑道:“行,让你妈到时候给你留几呎地,专门写你的名儿。”
经过这么一打岔,何阿姐夫妻俩也跟着笑了笑,又听林可盈再劝了几句,心里不免起了些许兴趣。
对于从大陆来到港城,长期住过贫民窟,经过十来年打拼才申请到公屋的偷渡客来说,能在港城落脚扎根的那份归属感仍是不够的。
内心深处,他们其实也渴望过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单位,房产证上能写自己的名字。
下午开工前,何阿姐带着女儿婷婷同林可盈干脆去港岛新楼盘看了看。
小广告传单上的文字描述冷冰冰的,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可真切地看到楼盘实物,十六层高楼拔地而起,白墙蓝砖,装修精致,比老旧的公屋要好上太多。
每层楼共有四户,分别有455呎、500呎和550呎三种户型,林可盈在心中换算,差不多就是四五十平的两室一厅。
好在这时候的户型设计比较合理,多数方正,至少没有后世的奇形怪状和用飘窗滥竽充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