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的东西后,荀攸又不确定了。
曹操扫了一下纸张上面的内容,又打了一个喷嚏。
报纸在他手里被猛攥一下,荀攸紧张地伸手,但喷嚏之后,这薄薄的纸张居然没有任何破损的痕迹。
“这都写得什么东西,粗鄙不堪。”
荀攸解释:“是不曾见过的文体,文字确实比寻常书册粗鄙,但无需注释,甚至刚刚识字的幼童也能读懂。”
荀攸伸手,将报纸展开:“主公看,这样大的图幅,里面都是工整排列的蝇头小字,就算直接记录口述内容,也放得下,而且其字虽多,却不是连篇累牍,每篇所论,均以大字标在一旁。”
“你叔父是从哪来的?”
曹操心不在焉地问道,他似乎对上面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只随意看了看,就将报纸还给了荀攸。
“是托了一位商贾送来的。”
荀攸察觉到曹操的情绪,有些疑惑,原以为曹操会对报纸感兴趣。
他收了自己的勃勃兴致,问曹操来找自己何事。
曹操将陶谦的求助一事告诉荀攸。
“公达料事如神,我着实没想到,陶恭祖这么不堪一击啊。”
曹操从冀州返回昌邑后,立刻召集众人,询问攻打洛阳的计策。
荀攸也立刻搬出谋士们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不要直接攻打洛阳,先发兵荆州。
曹班当年和段宁一起打董卓,董卓死后,残兵分散各地,这些年来已被曹班逐一击破。
唯独董卓的女婿牛辅,在曹班攻打弘农郡后,逃亡南阳,没有遭到追剿。
“荆州的刘表不希望直接和曹班为敌,曹班也不希望多线作战,南阳是大郡,虽经历黄巾贼乱,但是贼寇、豪族手里都握有大量粮食,牛辅胆小懦弱,在南阳成不了事,却可以阻隔两军。”
“主公若派兵,帮刘表剿灭董卓余党,既可从贼寇手里得到粮食,缓解兖州饥荒、填补军中粮食缺口,又可以清扫荆州和二京之间的障碍,这样再攻打洛阳,就算袁绍不增援,曹班忌惮刘表,也不得不分兵,我们的胜算就更大了。”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却在得知,曹班任命了青、徐刺史后,犹豫了起来。
“陶恭祖是先帝任命的徐州刺史,今天子受制于逆贼,其令不得为信,我怎么能眼看着逆贼去攻打朝廷命官,而不去帮忙呢?”
这是曹操开会时说的场面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如果徐州让曹班占了怎么办?
这话是在他们出发前问的,当时拔营的命令都下了,军队都在营地集结完毕了,曹操很少会有这样朝令夕改的情况,众人一时无法判断曹操是真的想去帮徐州,还是心里不踏实求安慰,于是都去看荀攸。
荀攸明白曹操在担心什么,事实上,他的心里也同样不安,但事已至此,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镇定道:“从段宁在琅琊犯下滔天罪行,陶谦没有阻拦就能知道,此人表面忠于汉室,实则包藏祸心,谁知陶谦不拦,是不能,还是不想?”
“主公这时候发兵徐州,万一陶谦背信弃义,与段宁联手,两面包夹,主公当如何自处?”
当然,这也是荀攸当众的场面话,私下里,荀攸告诉了曹操他的真实想法。
“段宁进犯琅琊,徐州以北已尽归曹班,那位游刺史可以征调整个青州,加上琅琊的兵卒,陶谦如何抵挡?”
言下之意,徐州主公还是不要想了,我们先想办法守好自己的地盘吧。
事实也正如荀攸所料,游树的军队势如破竹,陶谦在徐州本就根基不稳,姑臧君攻占琅琊国给他来了一个措手不及,他率兵北援,袁术的部将孙策又占领了吴郡,从吴郡北部攻打广陵。
陶谦回防广陵,下邳又告急,那可是徐州治所!
陶谦只能又率军北上,结果孙策在南面居然打过长江来了,陶谦物理意义上的瞻前顾后,求援信到处发。
“如今看来,公达的计谋实可谓上上策!”
曹操盛赞荀攸,看似给谋士鼓劲,实际上也是给自己打强心针,临走之前,荀攸送曹操出营帐,曹操终于让举得手臂麻木的士兵放下了门帘。
“以前怎么不见公达有这样的爱好?”
从前讨伐徐荣,攻占兖州,谋臣武将风餐露宿,席地而睡是常有的事,也不见荀攸这么讲究。
“这不是我的爱好,我这是为主公着想。”
曹操一时语塞。
荀攸一本正经解释道:“主公信任我,器重我,如今主公身份地位不同以往,我便是做与旁人看,让旁人知道,主公若重视一人,此人便可得到寻常人所得不到的优礼。”
曹操知道他惯会雄辩,但这个角度他着实没想到,细想好像也挺有道理,心情好了不少,拍了拍荀攸的肩:“那之后我得了好香,便让人送来给公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