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小说

第 54 章 农耕帝国7(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荆咕放出了历史资料:

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遣唐使来往有16次,唐朝的遣日使也有10次左右。

遣唐使的除了来隋唐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购买书籍。

通过这样的途径,北魏时期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传入日本。

【《齐民要术》总结了六世纪之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明和畜牧业生产经验,还包括野生植物的利用、林业种植、桑蚕养殖、畜牧和养鱼技术,各种食品加工方法、油料染料饲料等农副产品的加工贮存和治荒办法,被誉为“华夏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记载,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僧人和归化的华夏人当时从华夏带回日本图书167部15790卷,其中就有《齐民要术》十卷。

【起初,日本皇室与贵族跟华夏皇室一样,觉得这样珍贵的书籍应该由贵族垄断,所以只是束之高阁,在贵族之间些手抄本流传,百姓并没有得到推广。

感觉被打脸的华夏贵族脸上都不太好看。

【日本的弥生时代同样是直播法种植水稻,此书在知识分子中流传开来后,首先改变的就是育秧移栽,是不是跟华夏北人南下后带去的改变很像?】

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各大名混战不休,农业一时停滞不前。

直到1586-1590年,丰臣秀吉打败了其他对手,以天皇的旗号进行统一战争,最终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大业。

1582-1598年,丰臣秀吉学着华夏的统治者,开始推行“太阁检地”

,在全国重新丈量土地,统一度量衡,确定田地优良标准,规定收获量和标准量具。

“果然是学着华夏,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曹操的吗?统一度量衡最初是始皇帝,后来多个帝王也有。

丈量土地确定标准,咱也做过。”

朱元璋说道。

到了江户时期,也正好是华夏的明末清初,北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经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引发了日本印刷行业的繁荣和教育普及,《齐民要

术》开始流向民间。

尽管明清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海上贸易屡禁不止,华夏的各种农书大量流向日本,日本甚至出现了农书出版热。

1744年,日本汉学家山田好之完成了对《齐民要术》的翻译和校对,交给京都出版商出版,这时日本民间第一次印刷刊行。

此后,日本学者多番研究,成为了华夏以外对《齐民要术》研究最深刻最系统的国家,目前在日本发现的《齐民要术》版本就有26种,最珍贵的版本是北宋天圣年间的刻本,是日本的国宝,被珍藏于京都博物馆。

还有金泽实时的手抄本,是中日两国现存最早的珍贵抄本.

“华夏自己的书籍怎么没流传到后世?”

嬴政自己说完,心情不愉悦地想到了自己被放火的咸阳宫和骊山墓。

他看向他的大臣们,里面也有不少人的书籍传到后世,稍微一想现在正在使用的纸张更脆弱的特性,嬴政有了新的主意:“纸张虽然易于携带但是更容易破碎,日后竹简写书藏于墓中。”

而且竹简对于盗墓贼而言也不值钱,或许能保存更久。

刘彻时期同样想到了这一点,他的想法更丰富:“大汉的丝帛朕看到后世保存的不错,日后试试让绣女绣书,也保存在墓地里,总有能传下去的。”

董仲舒提醒:“陛下,那首先得让绣女识字。”

刘彻:“识字就识字,绣女在宫中,让宫中女眷和宗室女子一边教授识字一边绣书。”

董仲舒:“……”

非常高效率,主打的一个是个劳动力都不放过。

经历了隋末乱世的李世民感伤:“每次王朝末年战乱时期,起义军动不动焚书挖坟的,书籍藏在哪里都没用。”

别说秦始皇被项羽盗墓烧咸阳宫,天幕不野放出他们大唐的皇陵被盗,皇宫应该也没逃过。

哎,王朝末日,该如何避免才好?

【如果说《齐民要术》奠定了日本的农业基础,《天工开物》就让日本的农业科技进一步革新】

【《天工开物》记载着17世纪华夏农业、工业和手工制造业各种科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配有插图二百多幅,不仅代表着当时华夏的科技水平,也代表着17世纪整个东亚科技水平的高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骷髅岛开始横推万界剑卒过河诸天最强模拟器召唤神将皇帝系统逍遥梦路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聊斋之问道天涯道吟战耀星空长生三千年魔方诸天豪门军少密爱成瘾青梅且把时光暖直播:艾泽拉斯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琥珀之剑北马寻龙文明之万界领主巫师:从骑士呼吸法开始肝经验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重生公主大人太嚣张权宠刁妃:王爷终于被翻牌了!正道潜龙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