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因为祭灶的时候,一般由家中的男人主祭,女人是绝对不允许参加的,所以又有“男不供月,女不祭灶”
的说法。
祭灶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一更左右,也就是晚上7:~9:之间,何雨柱拿着贡品来到厨房里。
先把灶神案中的供奉撤下,全部塞在炉膛里,然后重新摆上新的贡品。
这个也是有讲究的,贡品有:关东糖、糖瓜、南糖、另外备凉水一碗,草料一碟,这是给灶王爷所乘马匹准备的。
上香之后,何雨柱祝:“好话好说,不好话少说。”
这样简单的一句祷词就可以,然后用关东糖在灶王爷画像的嘴巴上一抹,表示将灶王尊口粘住,不致报告本宅,所行恶事。
就连灶王爷两边的对联都写的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等香燃烧殆尽,将造型和钱粮草料一同焚化,凉水泼于地上,至此礼成。
这就是祭灶了,普通百姓家家家都是如此,何雨柱虽然知道这是封建迷信,不过大势所趋也就跟着做了一遍。
要不然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了。
过了小年,整个四九城都洋溢过年气氛是越来越浓郁了,踩高跷的,舞狮子的,到处都有。
评书、大鼓、三弦、拉洋片,八角鼓,岔曲,十不闲,莲花落,皮影戏,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吹拉弹唱的声音。
各个庙会都更加的热闹。
何雨柱抽空也带着徐慧真和雨水出门玩了两次,更多的时候还是忙着店铺里面的生意。
年前年后这一个月的过年时间足足能抵普通月份的三五个月的营收,所以何雨柱也是很忙碌。
到了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刘辉再次进城把徐慧真两姐妹接走回家过年,何雨柱就让师娘过来帮忙,守着最后的两天。
到了年三十的晚上,不光是要包饺子,守岁,还要把送走的灶神重新请回来。
何雨柱店里面除了供奉了灶神,还供奉了财神,每日要烧散香,塑望也就是初一十五要烧高香,还要点酒酒三盅,有还会供一碟菜肴。
都是每日里做菜的时候分出来的一些,普通人家一般都是豆腐干,花生米之类的,意思到了就可以。
去年的灶神像已经被焚烧干净了,重新贴上新的灶神像,献上贡品,点燃高香,这样就把灶王爷请了回来。
拜了财神,请了灶神,接下来就是祭祖。
何大清走的急,何家的祖宗牌位都没有带走,虽然没有在四合院里的老宅祭祖,不过这处院子也是何雨柱买下来的,成了何家的宅院。
在正屋里设了祭祀桌,把准备好的8碟菜肴献上,上了香,何雨柱带着何雨水给三叩。
虽然何雨柱不喜欢这套繁琐礼节,不过既然自己穿越而来,就要入乡随俗,眼下刚解放整个社会还是依旧按照之前的方式来进行生活。
每家每户在这个时候都会请神祭祖,何雨柱也不能免俗。
其实想一想,华夏民族能够拥有越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凝聚力,就是因为自古以来传下的这种祭祖的传统。
通过这种方式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承认自己是华夏民族的一员,这样是一个祥和统一的大家庭。
祭祖之后,两人在火炕上吃了团圆饭。
包饺子的时候,何雨柱也不能免俗,把两个铜子洗干净,包在饺子里,告诉何雨水谁能吃到有铜子的饺子,来年一年都万事如意,事事顺心。
吃了没有几个饺子,何雨水忽然眼睛一亮,吐出口中的铜子,喜道:“哥,你看,我吃到铜子啦!”
“哎呀,雨水好福气,来年一定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嘿嘿嘿。”
何雨水高兴地咧着嘴笑了。
吃过年夜饭,何雨柱带着雨水来到前面的街上,都是附近的乡亲跑过来燃放烟花爆竹,此时已经是热闹无比,到处都是鞭炮声。
热闹了一阵,何雨水就打着哈欠吵着回去睡觉,两人只能回去歇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