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
巧克力,玉米,土豆,辣椒,南瓜,番茄,花生油……十余年间丰富了汉人的田园,让天下人口进一步增加,也免于饥馑。
刘备晚年,大汉人口数量规模一直维持在三千五百万左右——原本会增长得更快,但主要是地理现交流引入新的传染病,始终在压制人口寿命,抵消了一部分自然增长。
但是到了23年代,随着传染病的压制效果渐渐弱化,李素也有限地推广了一两种他懂得的免疫防疫技术,比如种天花牛痘。
美洲作物也渐渐自然普及,人口增长终于有些压不住。
很快突破了四千万、后来又逼近五千万。
李素在刘备之后,又大权独揽辅政十六年,尊荣无比,刘理对他也确实真心敬重有加,没有丝毫怨念。
到七十岁时,擅长养生的李素完全正式退休,回扬州会稽郡的封地又安度了几年晚年。
最后一直活到七十三岁,西元245年,汉452年,与孔子同寿,比刘备晚了十九年。
诸葛亮因为这一世有好好护肝,而且也养生没那么累,本身身体素质条件就好,居然寿至八十四岁,比原本历史上整整多活了三十年,至西元265年、汉472年。
因为诸葛亮的高寿,他甚至活得比皇帝刘理还久,以至于还比他年轻了十几岁的皇帝刘理走在他前面、还托付他辅政嗣君,当然已经不存在所谓的“托孤”
盛轨了,毕竟天下已经很太平了。
李素和诸葛亮全权辅政的三十年,是大汉三兴后的绝对内政展黄金期,科教文化全部昌明,社会生产力几乎全面展到了后世16世纪的水平。
本该出现在大航海时代的火枪大炮、新一代炼钢技术、机械加工技术,也全部出现了,之前战争年代只是重点展所留下的短板,也在市场繁荣的自然推动下,自补齐了短板。
大汉的人口,在245年李素晚年,达到六千万。
到诸葛亮晚年的265年,达到八千万。
……
诸葛亮之后,大汉没有再设立丞相,但大家也形成了对君权一定制约的默契,靠科举开明政治维持社会流动性,稳定统治期自然也远胜从前。
西汉、东汉的社会稳定期,最多也没过一百五十年过,就被土地兼并和阶级固化给打趴了。
李素和诸葛亮优化后的制度,这些问题被极大缓解、矛盾积累度慢。
还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农业产能潜力可挖,一切的一切,让三兴之后的汉室居然连续运转了三百多年,都没有严重的内部危急。
西元3年时,大汉总人口破亿,36年时,破两亿,4年时,破三亿,48年时,破五亿,最后总算进入了马尔萨斯陷阱。
而因为大汉毕竟没有实行资本注意制度,李素和诸葛亮之后那些日子里,科技的进步肯定比不上同等时间段里、历史上实施资本注意鼓励创新时的度。
所以诸葛亮晚年科技水平停留在16世纪末,到了公元48年时,大汉的科技也才普遍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18世纪中期、距离全面工业歌命还差临门一脚。
生产力不够展,粮食不够,人口爆炸,稳定存在了七百年之久的汉朝,终于不得不冒险转移矛盾。
好在因为七百年积威,人心思汉,殿兴有福意识形态被宣传了三百多年,人人奉为圣贤之论,所以倒是没人想到推翻大汉来解决这个矛盾。
再加上大汉有科技和军事优势,最后博弈的结果,是大汉走上了一场对外挑衅扩张洗牌、对外转移矛盾的路子。
一场持续三十年的对外扩张战争,还有一场随后持续三十年的镇压平叛维持统治期,把大汉的先进科技和文明带向了全世界。
48~51年间,波斯的萨珊、天竺的笈多、欧洲的罗马帝国,全部被大汉灭了。
大汉在这个过程中,掠夺了巨量的财富和文明遗迹,释放了内部压力和贫富分化,但也付出了大量人口。
这个征服,短时间内比另一个时空的成吉思汗还要恐怖。
六十年里,又一波“天下户口减半”
,到54年(汉75年左右)时,大汉户籍总人口居然从之前的突破5亿,回落回了3亿多。
不过这么一波洗牌,大汉又能撑个两三百年的马尔萨斯周期了。
因为工业歌命还未开启,大汉的疆土过阔惩罚太严重,而且人种上差异确实太大,那些被征服的都是白人,看肤色怎么都不会服你,所以叛乱此起彼伏。
大汉的统治在各地只持续了一两代人,随着当地人也在“成为大汉子民”
的那几十年里,渐渐学会了大汉的军事科技、先进意识形态,稍稍拉平了双方的代差,
在西元六世纪中期,思念西方的遗老遗少们持续武装斗争,纷纷在罗马帝国的遗址上重建了法兰克和拜占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