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而王逸歌上课也颇具大学老师的风范,只管自己讲述,绝不互动,也不提问,能学多少,全看学生们的自驱力。
平心而论,王逸歌讲的极好。
不愧是对商业类型片最具有把控能力的导演,先从故事讲起,深入浅出。
其实这世间所有的故事都万变不离其宗,有一个大致的模板。
所有的商业类型电影也离不开三幕式的结构,第一幕铺垫,第二幕发展,第三幕结尾。
而将故事塞入这三幕中,则有以时间为计数单位的十五个节拍。
第一幕要完成开场、主题呈现、铺垫、催化剂、争论、出发。
第二幕要完成B故事、游戏时间、伪胜利、反派逼近、一败涂地、灵魂暗夜。
第三幕要完成转机、结局和终场。
七天的课程里,王逸歌将十五个节拍掰开揉碎了细细讲述,将每一步导演的侧重点也都融入其中。
可以说,王逸歌的这一套,就是所有商业类型片的金科玉律。
结构是王逸歌认为商业片最重要的东西。
照着这种结构拍,哪怕不出彩,也决不会出什么大错。
乔翼桥只觉得受益匪浅。
这就是能赚钱的简易流程。
而周融的课,听者寥寥,与王逸歌的上课模式也大相径庭。
第一节课,周融讲的是诗歌,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诗歌进行分享和分析。
第二节课,周融带大家来到了草坪,和自然接近。
第三节课,地点则是来到了接头,每个人发了一部相机,随机拍摄……
七天的课程,每天上课的人数肉眼可见的减少,到了最后一节课,只剩下了乔翼桥他们七位。
因为没人能明白周融到底在教些什么。
乔翼桥却从其中咂摸出了一点滋味。
如果说王逸歌教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结构,那么周融教的就是这个“万变”
。
他主张打破常规,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长,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
这是一条险路,可以说是周融本人也没摸到必胜的准则。
但他就像是《死亡诗社》中的基汀老师一样,希望带着大家释放自我,找到自己的路。
这和王逸歌所讲的几乎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乔翼桥难免将两位老师对比起来。
他忽然发现,虽然王逸歌的作品更多,每年都有,但要让他选其中的名场面,却有点选不出来。
反而是周融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几乎每个主角他都有印象,剧情虽然经常有离谱和跳脱之处,但反而正是这些桥段,让乔翼桥记忆深刻。
一个四平八稳,赚的盆满钵满。
一个光怪陆离,商业表现不佳。
乔翼桥扪心自问,如果抛开现实,他最想成为哪个?
但身旁坐着的六个坏蛋让他没法抛开现实,所以,他一时也没有答案。
最后一节课上完,就到了最后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