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不宠火”
这个方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主要用于口语,未见有正式的方言词典收录并释义。
所以笔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表达“不宠火”
的含义,并尝试推证这个词的来源。
“不宠火”
这个方言词的常用词义如下:一、不宠火,释义为不像话。
例句:1、我们校长简直不宠火,专门为难新来的老师。
2、死娃娃你说你宠不宠火嘛?人家放学回家都忙着做作业,你一天回来就打游戏。
二、不宠火,释义为没用、不顶事。
例句:死娃娃滴点儿都不宠火,扫个地都扫不干净!
有个四川方言俗语:人不宠火怪家伙。
意思是人没有本事却千方百计找理由、找借口。
三、不宠火,释义为(质量)不好,孬。
例句:这衣裳的料子不宠火,挂了一下就挂了个洞。
“宠”
字是这个音,一直不知本字如何书写。
近日看我国取火的方式演变过程,觉得这个“宠”
字或为“撞”
字。
现在的打火机,多为压电式气体打火机。
再往前,是轮式打火机,靠砂轮与火石摩擦生火,引燃煤油。
再往前,是火柴。
而很长一段时间,火柴都称为洋火。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火柴却是从外国输入我国的,和枪炮一样,有点讽刺。
历史上,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广州设立了怡和洋行,在大量向我国倾销鸦片的同时,火柴及其他商品也是经济掠夺的另一种手段。
晚清文人着作中,松江孙玉璋《异闻琐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谣巧好玩。
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
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以为鬼物。
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厅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
稍后一个时期,有广东人李镜侬《说抉》一书中说“洋人削木如烛骨大,长寸许,捣硝碘为末涂其上,磨之爆然作响,而火自发,名自来火。”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经济落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
与外国有关的人或物的称谓,习惯加个洋字,如"
火柴"
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