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洋火"
,"
自行车"
叫"
洋马"
,外国人叫“洋人”
,外国人开的商行叫“洋行”
等。
即使火柴引入了我国,作为经济掠夺的工具,售价高昂,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使用火镰取火。
据有关资料,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陕北农村还盛行火镰取火。
火镰,一种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
点火的时候在火石上垫些火绒,然后用火镰撞击火石,产生的火星落在火绒上,火绒就会被点燃。
笔者推测,既然相当长的时间,民间都用火镰取火,如果火镰日久出现故障,不能撞击出火星了,那时四川民间或称之为“不撞火”
了,即指没用了。
所以,“不撞火”
,第一个引申义就是没用、不顶事了。
后来又从“没用”
引申出“不像话”
和“(东西)质量不好”
等词义。
撞,普通话音zhuàng,四川方言有多个音:撞zuàng同状、撞cuǎng同闯、撞ng同宠。
撞在赣语、湘语、客家话、湘西乡话等至今多见ng音,故笔者分析: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撞ng的发音也随之带到了川渝地区。
例如“撞鬼”
,我地广汉话就说“撞ng起鬼了”
。
受普通话影响,撞又有了zuàng音。
浊音清化,故撞又有了cuǎng音,有撞鬼与闯鬼同义。
因此,四川方言的“不宠火”
,正确写法或就是“不撞火”
。
这个方言词,应该主要分布在湖广填四川的主要移民迁入地。
而以四川土着为主的岷江话片区,这个说法,就不知有没有融入当地的方言了,欢迎知情网友留言说明。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