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做任何事,有付出才有回报。
好比出去打猎时发现一只野鸡,我们总要朝它射去一支箭,才能抓住它。
当我们背着野鸡满载而归后,妻子会开心地竖起大拇指,说相公真棒。
孙承宗,应该是明末辽事中最重要的封疆大吏。
他前后两次督师辽东,奠定了明朝辽东防务的基本格局,同时提拔了袁崇焕、祖大寿、马世龙等一大批名将。
袁崇焕赖以建功立业的关宁锦防线,由他一手构建完成。
关宁锦防线以四百里疆域、九大坚城和四十五座城堡彼此拱卫,号称“以四百里金汤为千万年屏翰”
,绝非浪得虚名。
这条防线拒满清于关外二十余年,直到吴三桂投降才宣告失守。
重回辽东的孙承宗,很快发现物是人非。
现在的边将已不是当年的边将,未必肯听他的话。
现在的崇祯帝也不再是当年的天启帝,不可能无条件信任他和重用他。
孙承宗在关宁锦防线,一边继续推进复辽大业,一边忙着和当地将帅官吏内斗。
与此同时,孙承宗出巡关宁锦防线后,上疏提出重建关宁军及车营需要六十万两银子。
崇祯帝仅做口头勉励,却没有拨付任何钱银。
他也没有办法。
国家内忧外患,处处要用钱,财政早已捉襟见肘。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将帅不和,兜中无钱,右屯及大、小凌河城堡的修复工程因此一拖再拖,直至被迫中途停工。
当孙承宗亲自到大凌河察看时,发现大凌河城堡修复工程只需十来天便可竣工,于是赶紧上书,表示不另请朝廷一钱一炮,不另增朝廷一兵一马,力争抢在秋高马肥之前建成。
然而,兵部转来八字圣旨:暂停修城、撤回班军。
就在孙承宗围绕大凌河的修复不断力争之时,后金大军已兵临城下。
此时的大凌河城中,只有二万余专事修筑的班军,军事作战水平极低。
但后金军只是部署重兵,围而不攻。
谁都能看出来,后金军明晃晃的是在实行围点打援战术。
但孙承宗想得更深远一些。
他既要解大凌之围,还要预防后金大军再次绕道袭击京师。
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以骑兵吸引敌方打援军的注意力,再派步兵乘虚而入支援大凌。
但辽东巡抚丘禾嘉表示不认可。
当督、抚二人的意见不统一,整个边军系统只能枯守待命,整整一个月无法展开有效的军事行动,直到崇祯帝传旨催战。
孙承宗的部署本来没有毛病。
明军在前期也取得几次胜利,并顺势击退了袭击锦州的后金军。
问题出在支援大凌河的明军身上。
他们尽量隐蔽行军,在距离大凌河只有十五里的长山之上,终于遭遇了后金骑兵。
明军以步兵对骑兵,顿时全线溃败。
一个月后,大凌河守将祖大寿献城降金。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他守城到粮绝薪尽,一些修城的夫役、商贾和伤兵都已被杀来吃掉了,这才被迫投降。
他戎马一生,从万历朝鲜战争到松锦之战,在其长达五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先后与日本、蒙古、女真人交手,称得上身经百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